從S2b2C新商業模式看跨境供應鏈的“爆發”
S2b2C,是阿里巴巴參謀長曾鳴提出的新概念,一種對新零售、新商業未來創新的思考。他直言:“S2b2C是B2C走向C2B的重要過渡模式?!?/p>
其中,S為supplier(供貨商平臺),b為business(渠道商/個人店主),C為customer(消費者)。
一方面,S平臺將優秀的供貨商篩選出來供渠道商集中采購,另一方面,為b提供SaaS化工具、技術支持、服務集成、培訓等服務,使b其能更好地為C服務。
這個模式核心價值在于構建供應商、商家與消費者的協同網。S和b要共同服務c,b服務c離不開S提供的種種支持,但是S也需要通過b來服務c。這是在S2b2C模式下,重新定義的三角關系,即由過去的線性的B2b2C零和游戲,變為共生共贏的關系。
與傳統的B2B或者B2C模式對比,S2b2C是一個開放的系統,其邏輯是價值賦能渠道商和深度服務消費者,形成一個以大供貨商為基礎設施和底層規則的生態系統。通過構建的協同網既契合了個性化消費趨勢,也彌補了渠道商資源、技術等能力不足。
簡而言之,S2b2C的重點是:
1)供貨商平臺(S)一要整合上游優質供應商,二提供給渠道商(b)各種技術、數據支持,三輔助渠道商(b)完成對消費者(c)的服務;
2)渠道商(b)在其中的作用則是一對一溝通消費者(c),發現需求并定制需求,同時將這些信息反饋給供貨商平臺(S),以便落實消費者(c)所需的服務。
S2b2C概念在提出以后,得到了共鳴,各行各業已經都開始對S2b2C模式的進行驗證。
那么,S2b2C模式的典型玩法有哪些?
比如,基于社交電商的云集微店就是S2b2C模式其中的一種典型玩法。云集考慮的是將供應商數字化,通過控制商品供應鏈、物流、IT、客服等云資源開放給b,由b和消費者之間實現互動連接,b利用社交工具傳播商品信息并進行售前、售后服務,借助個人信用,服務于c(消費者)。這種把商業零售的后端結構化,變成云之后,帶著垂直領域信任值的模型就慢慢成型了。
在跨境領域,卓志集團(下稱卓志)做S2b2C是比較典型的。卓志創辦于1997年,是業內知名的跨境綜合服務專家。卓志認為,互聯網時代,未來企業最重要的功能不是管理,而是賦能。因此,卓志建立了一個招商和供應鏈體系,不僅服務國內一線大b電商平臺,同時開放給所有流量平臺,形成賦能品牌商和渠道商的“跨境+”服務模式。
與境內電商不同的是,跨境供應鏈鏈條長環節多,市場空間大而且剛起步,大平臺相對優勢沒這么明顯,集中度比境內電商要低很多。
根據易觀發布的《2018中國跨境出口電商發展白皮書》顯示,2017年跨境電商交易規模是7.6億元,同比增長20.63%。隨著政策環境開放、三四線城市的需求增加以及數字技術的發展,未來跨境電商未來都是一個新機遇和大增量市場。
其次,在消費互聯網時代,當B2C 發展很好的時候,大品牌統一服務、統一標準,小渠道商的空間其實是不大的,因為它沒有品牌優勢,沒有能力,只能在很小的細分領域,或者是很小的小眾市場才能有生存的機會。
為什么說在S2b2C模式供應鏈能力是關鍵?
在跨境領域,b(渠道商)有可能是網紅社交媒體、有可能是代購、也有可能是新零售的門店,他們更強調創新、靈活、以用戶為導向。
對于做跨境的b來說,其最大的優勢在于流量端,即經多年沉淀建立了強信任關系的消費客群。顧客因他們的個體特質而來,且渠道商(b)能夠為顧客(C)提供差異化產品與服務,即品牌個性化。它們缺的正正是擁有出色供應鏈能力的S平臺。
“流量+個性化品牌”,這些優勢明顯的b未來必然會成為各大平臺爭奪的對象,因為這是S2b2C要發展起來必要要素。
另一方面,由于《電商法》的實施,未來代購要以正規主體運作,小b代購主動或被動放棄自采自購,代購一直以來占據了跨境交易的半壁江山,而供應鏈平臺應該盡快爭取到這部分人群。
比如從開店、選品、供應鏈、系統、支付到倉儲、物流、運營,每一個環節都有眾多服務商,b該怎么選擇?貨品的豐富度如何?性價比和服務的穩定性如何?怎么做大?
讓我們看看卓志是怎樣做的——卓志跨境+賦能平臺提供了三個解決方案:
1、為大的電商平臺做跨境物流,服務集合了進口與出口,空運與海運,專線與行郵,集貨與備貨等物流解決方案。同時打通主流的跨境平臺系統,與海關直聯,向海關推三單(艙單、提單、報關單),實現一倉發全網;
2、如果客戶是社交電商/個人小店的b,卓志“跨境+”可以提供貨源采購、選品支持和合規的跨境一件代發、三單對碰等供應鏈服務;
3、如果客戶是新零售門店,卓志幫助它們打通物流、支付、系統、運營,實現流量變現;如是傳統渠道,卓志則幫助做增量市場,如幫助線下的母嬰店配美妝的庫存等。
要做好S端,供應鏈整合能力至關重要, 核心表現是對小b的供應鏈、渠道、營銷、場景、服務、金融、物流、數據、信息系統的賦能。對此,卓志運用數字技術打造了“跨境+”的賦能模型:一是通過持續的消費者洞察為b找到新的流量入口;二是通過數據分析找到各種線上、線下的消費場景,在商品和消費者之間做精準的匹配。卓志表示:“S平臺不僅能提供SaaS化工具,也能整合上游供應鏈,提供增值服務,幫助b共同服務c?!?/p>
供應鏈協同的公司的春天要來
總的來看,從B2B/B2C到S2b2C這是一個順應時代環境的變化,是供應鏈由線性逐漸向網狀協同網絡過渡的改變,未來這張協同網絡的全局動態優化,可以實時產生按需定制的一條供應鏈,來滿足任何一個節點當時的個性化的需求。
按照這個趨勢,可以預見到,商流與物流的融合正在進一步加深,供應鏈正在生態化,開始圍繞鏈主聚合供應鏈服務和品牌塑造,深耕跨境供應鏈、或者是做供應鏈協同的公司的春天或許就要來了。但挑戰也不少,比如供應鏈管理、倉儲管理、海關能力、IT系統等這些該怎么打造?平臺貨品豐富度、服務的穩定性、便利性怎么有競爭力。